不论是主动选择孤独或者是被动陷于孤独,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心绪自然平静下来。平静特别指涉情绪与意气而言。人在平静中,好像在镜子前照见自己,此时所见不只是外在形体相貌,而且是心灵中最隐微的细节。宁静由此而生。安静是无声或不受声音干扰,平静是无波或不受情意左右,宁静则转向积极的一面,有如雨过天青,彩虹高挂天空,心灵也在觉悟之后孕生一种明亮与喜悦。
其次,孤独使思想更为深刻。人的思想有三种作用,一是向外寻找因果关系,由此明白人情事理;二是向内考虑自身言行,以求表现通情达理。至于思想的第三种作用,则是向上提升以求领悟人生意义。
孤独的人若是回忆,不是为了逃避眼前的困扰,也不是为了眷恋往日的情怀,而是为了加深觉悟的程度。人生趣味得自回味,回味的秘诀不只是一人独处,有了孤独心境,每一件值得追忆的往事,都像是加了框的照片,可以挂在眼前仔细品味。这时体会的是:”一次就是唯一的一次。”既然任何事情都不能重复,那么每一件发生过的事,不是独一无二的吗?如果不能在这件事上领悟人生,我们还有什么其他的资源?心念一转,豁然开朗。若不能在孤独中沈潜一段时日,思想如何可能变得深刻?
第三,孤独使生命恢复完整。完整有两层意思:一是回到自我身上,与自己契合;二是回到自我的根源,求得身心安顿。该如何获得这种完整性,就是:不能受到社会与人群的过度干涉。在孤独中,人享有比较真实的自由,可以按自由意志安排生活,认真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。人,作为主体与目的,不再是别人眼中的对象、工具与手段。退回到人际关系的原始状态,一切从零开始。这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”再生”吗?
回归自我是一种完整,但是不能止步于此。人还须回归根源,否则可能陷于自我膨胀或孤芳自赏的心态,成为孤僻或狂妄。所谓根源,又可分为两阶段:一是回到大自然的怀抱,二是向往超越界的启示。以平实的话来说,孤独者即使”大隐隐于市”,也特别钟情于自然界的美景,甚至引为良朋知己。至于超越界的启示,如道家老子与庄子所向往的”道”,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。